新聞摘要
  • 觀察近5年的店面實價租金表現(xiàn),2018年北市還有11筆的店面租金超過一萬元,不過從2019年就明顯減少,2020年開始更是受到疫情重創(chuàng),主要商圈店面苦等不到觀光業(yè)的景氣復甦。
北市店面冷颼颼,實價單坪萬元上半年剩兩筆(示意圖) MyGoNews房地產(chǎn)新聞 市場快訊
北市店面冷颼颼,實價單坪萬元上半年剩兩筆(示意圖)

【MyGoNews蕭又安/綜合報導】根據(jù)實價揭露資料顯示,臺北市店面市場近年表現(xiàn)冷颼颼,2022年上半年只有2筆交易的租金超過萬元,其中一筆還退租、目前對外招租中,觀察近5年的店面實價租金表現(xiàn),2018年北市還有11筆的店面租金超過一萬元,不過從2019年就明顯減少,2020年開始更是受到疫情重創(chuàng),主要商圈店面苦等不到觀光業(yè)的景氣復甦。
 
信義房屋不動產(chǎn)企研室專案經(jīng)理曾敬德表示,從2019年陸客來臺開始緊縮,北市許多的觀光商圈就受到衝擊,之後又遇到疫情讓來臺觀光人次呈現(xiàn)雪崩式衰退,統(tǒng)計顯示2019~2022上半年北市累計僅11筆店面超過萬元,相當於2018年一年的總和,現(xiàn)在房東已經(jīng)經(jīng)歷疫情兩年多的震撼教育,不少願意降價爭取租客,避免出現(xiàn)長期空置的損失。
 
統(tǒng)計顯示,2018年北市店面還有11筆實價行情超過萬元,且商圈包括東區(qū)、西門町、士林夜市,甚至中正區(qū)、北投也都有單坪萬元的紀錄,反映店面市場仍維持相對熱絡,不過隨陸客來臺灣觀光縮減,近兩年多更是受到疫情衝擊,國際觀光人次2021年比疫情前銳減千萬人次,從2020年開始一年僅有3筆租金實價超過萬元,到2022年上半年也僅有2筆租金超過萬元水準,其中還有開幕不久後退出空置,2022年包括東區(qū)商圈、士林夜市商圈都沒有單坪破萬租金的實價紀錄,商圈生意清淡蕭條。
 
曾敬德指出,過去一段時間國內各類型不動產(chǎn),包括住宅、工業(yè)、商辦、土地幾乎全面性的走揚,唯獨觀光類的不動產(chǎn),成為國內不動產(chǎn)的「慘業(yè)」,較有規(guī)模的飯店有些參與危老改建,但更多的是主要商圈出現(xiàn)店面大量空置的現(xiàn)象,這波店面不景氣當然直接衝擊是疫情之下觀光人次減少,但國人的消費習慣改變,與大型商場的興起,也是很重要的關鍵,未來店面是否會重返榮耀,可能有許多挑戰(zhàn)。